青云科技副总裁沈鸥:AI Infra 3.0 让 AI 转型从“难题”变“红利”
AI 的革命性突破已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产业应用,成为驱动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。但对于大量传统企业而言,转型之路布满荆棘:想拥抱 AI 却受限于技术门槛及历史包袱,贸然落地又怕踩坑试错、成本过高。带着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与破局决心,青云科技正式推出 AI Inf
AI 的革命性突破已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产业应用,成为驱动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。但对于大量传统企业而言,转型之路布满荆棘:想拥抱 AI 却受限于技术门槛及历史包袱,贸然落地又怕踩坑试错、成本过高。带着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与破局决心,青云科技正式推出 AI Inf
2025年被称为“Agent元年”,这背后潜藏着一个深刻的行业转向:当AI如顶级赛车般展现出惊人性能后,企业已不再满足于驻足围观,只做看台上鼓掌的观众。
在今年的 RTE 2025 实时互联网大会开场演讲中,声网创始人兼 CEO 赵斌宣布,声网年度服务分钟数首次突破1万亿分钟,标志着 RTE 技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。
当前,AI 技术正加速向传统行业渗透,这些企业却普遍面临困境:一方面,企业深知 AI 的价值,渴望获得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与业务创新;另一方面,企业自身沉淀数十年的 IT 系统极为复杂,既要尊重历史资产,又要满足新的业务需求。
在AI Agent技术从实验室原型向产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节点,腾讯云正式官宣推出Agent Infra解决方案——Agent Runtime,剑指AI Agent开发落地中的执行效率、成本控制、安全运维等一系列工程痛点,并将于11月4日16:00开启线上内测体
agent aiagent infra agentinfra 2025-10-29 14:08 2
近期 IDC 发布了一份《AI 原生云 / 新型云厂商重构 Agentic 基础设施》报告,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:87% 的亚太企业在 2024 年至少部署了 10 个 GenAI 场景,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近 94%。此外,IDC 调查发现,
本次策划活动由金猿组委会、数据猿、上海大数据联盟联合发起;识别文末二维码,或点击文末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链接,均可填写参与意向报名表,并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,进一步沟通获取详细申报参与资料及合作方案。
金秋十月,收获的盛景遍染山河。从2015年《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》发布,大数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,大数据产业已经悄然迈过了十年。这十年,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产业长成参天大树,从技术的持续探索演进为智能时代的基石与血脉。回望来路,这场以数据为名的革命,其广度
最近,一家来自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体系的初创企业“灵境智源”发布了它的首款“具身智能计算平台”——“德沃夏克”架构(Dvorak Architecture),以及基于该架构的 “致境”T 系列端侧算力平台。这两个平台试图从底层计算架构的角度解决具身智能“还不够聪
星环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AI基础设施软件提供商,已由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进一步延伸至AI基础设施企业。实现从传统数据基础设施(Data Infra)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(AI Infra)的全面升级,构建了新一代AI Infra平台。
最近云计算工程师发现,不管是外部客户还是内部团队,要做 Agent 的技术支持需求变多了,有机构预测,未来两年用Agent的企业数量会翻倍,但企业想做出合用的Agent不容易。
腾讯 自主 agent infra agentinfra 2025-09-25 01:24 2
但鲜少有人意识到,大模型从千亿参数训练到实时场景推理,每一步都需要EB级海量数据的持续供给,而这些数据的安全留存、高效调取,全依赖存储系统的稳定运行,若缺乏高质量、高可靠的存储支撑,再强大的算力也会因“数据断供”陷入“无米之炊”的困境。
这期播客强烈推荐给所有做AI Infra的小伙伴!它深入剖析了AI Infra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挑战,听完感觉思路一下子清晰了很多。
最近,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工程师们明显感受到了 Agent 相关需求在增多:外部客户明确提出希望能更好地满足他们构建 Agent 的能力,同时内部的 Agent 产品团队也在索要更好的构建支持。
agent 沙箱 infra agentinfra runt 2025-09-23 16:56 4
“全球长青企业发展历程大都需要经历‘产品驱动、价格驱动、效率驱动’三个发展阶段。产品驱动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且没有被充分满足,企业通过新技术驱动就能快速成长;价格驱动阶段市场呈现供大于需的不平衡状态时,价格战成为企业竞争的权宜之计,企业常常不得不以牺牲利润换取市场